首页 >> 长柄瓦韦

云南奶牛第一村的破茧路落地金钱

2022-11-01 19:00:21

云南奶牛第一村的“破茧”路

“你看,家家都住进了小楼房。”云南省晋宁县新街镇孙家坝村60岁村民杨水才指着右手边一幢幢三四层的小楼,用这句话概括了如今的新生活。而在十多年前,村民还过着“上顿小瓜煮洋芋,下顿洋芋煮小瓜”的穷日子。近日,记者来到孙家坝村,采访了村子十多年发展的历程。

孙家坝村是一个典型的平坝村,原先是水稻的高产区。“但我们当年种水稻根本卖不了多少钱。”村民们说,以前村里一户一年收入最多也就两三千元,大家都是过着紧巴巴的穷日子。

据村党总支书记程树才介绍,上世纪90年代,有村民开始尝试饲养奶牛,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监管,经营一直没有形成规模,村里的经济状况也没有得到根本转变。

“面对当时的状况,2001年我当选村党总支书记后,下决心要找到切合村里实际的发展项目,带领村民脱贫致富。”在新建的村民活动中心,程树才说。

经过充分论证并得到上级政府支持,村“两委”决定从村里的奶牛养殖寻找突破,由村委会牵头建盖几栋牛舍和一间机械挤奶车间,动员村民分散养殖,扩大规模,将奶牛业做成村里的支柱产业。

然而,当时村委会账上不仅没有一分钱,还欠了几万元的外债。程树才说,为了推动奶牛养殖项目,他们向几个生产合作社借来5万元,又从银行贷到15万元,这样共筹了20余万元,修建了33间牛舍、8间挤奶房和一个牛奶冷库。

养奶牛的硬件设施算是解决了,“但一开始村民担心越折腾越穷,抵触情绪很高。”村主任杨继芬回忆说,为了鼓励村民养奶牛,村委组织多次开展了奶牛饲养管理、疫病防治等知识培训,为养殖户争取到无息小额贷款130多万元,并与昆明一家牛奶公司签订了收购合同。

在村委会的带领下,村民们陆续加入养牛的行列并尝到了甜头。2005年全村存栏奶牛达到1200头,日产鲜奶7吨,养殖户平均年收入达到3.3万元,昔日的穷村一举成为“云南奶牛第一村”。

但村里还有一些农户没有条件饲养奶牛。程树才和杨继芬说,为了真正带动全村共同富裕,2006年村“两委”又积极争取上级支持,对土地进行了统一规划调整,让水、电、路通到每块田头,带动村民种植大棚蔬菜和花卉。目前,有半数村民加入大棚种植行列,每户年收入可达3~5万元。2013年,全村经济总量达8300余万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999元。

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,孙家坝村还大力推进了新农村建设。如今走进村里,脚下踩的全部是水泥路,路边都有了排水渠,每隔几十米还安装了一盏太阳能路灯。采访遇到村民杨水才时,他坚持要记者到家里坐坐,“你看,这是超大屏幕的液晶电视,这是冰箱,我们做饭全用上了电磁炉。”说着又扭开水龙头,“现在的生活真是比十几年前好了一百倍啊!”

采访期间,适逢程树才、杨继芬与镇有关领导商讨发展问题。新街镇党委书记李绍荣对记者说,孙家坝已成为全镇的一张发展名片,现在又面临着云南省在滇池畔打造“古滇王国文化旅游名城”所带来的机遇。其实,村“两委”正在谋划配合这一旅游项目,大力发展民俗文化和旅游服务产业,实现新的“破茧”。

l近期重点全国甲减医院排行

l杭州治疗男科在哪里好

l中早期2型糖尿病逆转方案广东药科大学科大中医医院专家

l杭州御和堂中医院怎么样

l长春治脑梗好的医院

友情链接